新华网合肥10月19日电(李东标)眼下正是瓜蒌成熟季,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西卅店镇青山村的“瓜蒌部落”种植基地内,一个个瓜蒌挂满了枝头,长势喜人。
“我们这里的瓜蒌子,一亩地可产300斤,按照现在市场价40元1斤,亩均纯收入可以达到6000块钱。”种植基地负责人杨智高兴地说,在综合试验站专家的指导帮助下,他还在种植基地旁建起了游乐设施、开起了农家乐,吸引游客来这里观光游览,享受田园生活。
杨智所说的综合试验站,就是距此不远处、建立在农田边的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作为安徽农业大学与定远县政府合作共建的专门服务定远及江淮分水岭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充分利用安徽农业大学技术优势,为农民送技术、送服务,助力农民增收致富。
扎根江淮大地、服务乡村振兴,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充分发挥农林生命学科优势,面向“三农”主战场,结合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倾力打造农业综合试验站,织就了一张面向全省、辐射江淮大地的乡村振兴服务网络,推动乡村产业蓬勃发展。
安徽农业大学专家在田间查看水稻长势。(安徽农业大学供图)
“科技试验田”助农零距离
金秋时节,江淮大地稻谷飘香,地处江淮分水岭北侧的安徽省定远县,处处呈现出一派丰收的喜人景象。在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500亩试验示范基地内,收割机轰鸣着往来穿梭于“稻渔共生”示范田内,将一簇簇饱满的稻穗吸入机器……
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副站长陈家宏介绍,目前,试验站已经开展了“草羊果蔬”“稻渔共生”产业融合试验示范、多功能油菜试验示范等项目。同时,依托“国家中部地区畜禽种质资源库”,建成南方绵、山羊活体遗传资源库,来自全国各地的50多个绵、山羊品种汇聚在这里,为我国地方羊遗传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繁育推广搭建平台。
安徽农业大学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外景。(安徽农业大学供图)
“相对来说,公羊魁梧挺拔一点,母羊更秀气一点。”说起羊,陈家宏如数家珍。从安徽农业大学毕业后,陈家宏曾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虽然薪酬待遇都不错,但他“总觉得自己应该从事农业,忘不了田野的那种吸引力”。
如今,他不仅自己在这里深深扎下根,还动员家里人来到自己身边。在陈家宏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试验站已培养了产羔率高、抗病力强、瘦肉多的诸多品种。定远县肉羊年出栏量也从7万只发展到17万只,产值达到1.7亿元,带动400多户农民增收。
2012年,安徽农业大学以构建农业推广体系为契机,根据安徽省区域性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需求,在全省不同农业生态区域共建包括了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在内的8个标准化农业综合试验站。
安徽农业大学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绿色蔬菜示范基地,农户在番茄大棚里劳作。新华社发(周牧 摄)
江淮分水岭综合试验站自成立以来,陈家宏和团队以全产业链服务参与到乡村振兴,组织产业联盟的专家与主要企业对接,打造分水岭试验站、产业联盟、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中心的“一站一盟一中心”的服务格局,目前已为当地引进农业新品种473个,服务农业企业100多家,同时以“1+1+N”模式开展科研服务,助力定远县乃至江淮分水岭地区产业发展。
投身农业、服务农业,是无数农业科技人才的追求,也是陈家宏坚定不移的选择。“真正坚持到最后的人往往靠的不是激情,而是恰到好处的热爱和发自内心的投入。” 陈家宏坚定地说。
“科技小院”点亮“希望的田野”
打药、杂交、灌水、统计、测量……这是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杨一帆日常的工作。
在安徽农业大学涡阳大豆科技小院,杨一帆一头扎进种植田,为周边的种植户解决问题。“在这里,我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了很多问题,也学到了很多在书本里没有的知识。”杨一帆说。
一次,附近一个农户种植的大豆植株上长满了黑斑,急得团团转。杨一帆去田里看了后很快找到了病因,并给农户提供了方案,解决了困扰。“我感到很开心,这就是科技小院带给我的成就感。”杨一帆说。
“科技小院就是把课堂、实验室搬到乡村一线,让农业大学的学生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农村、了解农民,真正做到‘接地气’。”安徽农业大学大豆科技小院首席专家王晓波说。
安徽农业大学学生在做实验。新华社发(周牧 摄)
依托综合试验站,近年来,安徽农业大学创新拓展“试验站+科技小院”“试验站+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等科技创新与服务乡村振兴平台。将研发主体、行政主体、推广主体、经营主体“四体融合”,围绕县域农业主导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需求,组建政、产、学、 研、推结合紧密的产业联盟,实现农业技术创新“最初一公里”与技术推广应用“最后一公里”的无缝对接。截至目前,安徽农业大学已建立45个科技小院,覆盖全省16个市。
此外,安徽农业大学还开设“大学农业推广专硕创新班”,根据学校综合试验站和特色试验站产业发展需求,聚焦乡村振兴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构建专业实践教育基地 300 余个,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协同赋能,在产业提质增效和科研攻关中强化农科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教师在给学生讲解油菜开发利用的相关知识(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科技之花”扮靓乡村振兴路
临泉县地处安徽省西北部,是传统农业大县,当地丰富的秸秆资源为大力发展肉羊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有着“中原牧场”的美誉。
为了做好“畜头肉尾”增值大文章,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北综合试验站充分发挥联接校县政、产、 学、研、推平台优势,推进“试验站+科技特派团(员)”工作模式,成立校县现代畜牧业产业联盟,聚集更多优质创新要素汇聚临泉,做好临泉县畜牧业全产业链服务,持续擦亮临泉“中原牧场”名片。
聚焦“秸秆变肉”关键需求,皖西北综合试验站试验示范推广“四新”成果近 20 项,建立“牛羊企业+饲草公司”合作机制,服务全县饲草及秸秆综合利用企业 66 家。与此同时,还与一批养殖加工龙头企业达成科技特派团服务协议,帮助解决从养殖到加工各个环节的技术难题。
去年底,经过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北合试验站现代畜牧业产业联盟专家20余年不懈努力,“皖临白山羊”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成为安徽首个自主培育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大家畜新品种,实现了安徽省家畜种质创新和育种技术的重大突破。
截至今年6月,临泉县肉羊存栏53.81万只,出栏33.54万只,年带动直接经济效益近亿元,帮助养殖户户均增收2万多元。全县大型规模养殖场有262家,规模以上屠宰深加工企业11家,初步形成畜牧产业集群化发展良好势头。
为打通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最后一公里”,安徽农业大学面向全省不同农业生态区域,与地方政府合作共建8个综合试验站、24个特色产业试验站,成立了乡村振兴学院、安徽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安徽乡村振兴规划设计研究院,携手175家省内外涉农企业发起成立了安徽农业大学乡村振兴合作企业战略联盟,组建了42个县域农业产业联盟、34个省级科技特派团,350多名专家常年奔波在农业生产一线。
在皖中综合试验站内,安徽农业大学茶树生物学与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韦朝领(左二)在给学生讲解茶树新品种选育的相关知识。新华社记者 张端 摄
安徽农业大学党委书记张庆亮表示,该校以综合试验站、特色产业站为依托,构筑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桥头堡”;以产业联盟专家团队、科技特派员等为主力,打造服务“三农”的“专家天团”;以成果转化平台、校企合作平台、乡村振兴咨询与服务平台为载体,筑就服务乡村振兴的“前沿阵地”,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统计,“十三五”以来,安徽农业大学综合试验站服务新型经营主体435个,示范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2100余项,推广面积超过600万亩,开展咨询服务和技术指导近1万人次、技术培训3.3万余人次,带动农民增收超14亿元,为安徽农业农村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了“安农智慧”、提供了“安农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