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华远古文明的曙光”凌家滩-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3 12/12 10:50:19
来源:新华网

走进“中华远古文明的曙光”凌家滩

字体:

  12月9日,位于马鞍山市含山县境内的凌家滩遗址公园风和日丽,游人如织。一条条参观栈道通向发掘现场,满载游客的观光车来往穿梭,络绎不绝,好一派自然风光与考古遗迹相容的游览胜地。据悉,自2017年以来,该园已接待各类游客观众60多万人次。

  凌家滩遗址位于含山县铜闸镇,南临裕溪河,北靠太湖山,总面积220万平方米,是长江中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距今约5800—5300年,被称为“中华远古文明的曙光”。2022年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录,为安徽省再添一张国字号文化名片。今年5月7日,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挂牌。

  凌家滩遗址自1987年起先后开展了14次发掘,总发掘面积约7000平方米,发现了众多重要的遗迹。其中,包括大型祭坛1处,墓葬68座,环壕两处,红陶块砌筑水井1座,约3000平方米的大面积红烧土块建筑遗迹一处。出土玉器、石器、陶器等文物3000多件,仅玉器就多达上千件,其中玉龟、玉版、玉人、玉勺等100余件文物被故宫博物院珍藏。凌家滩文化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并称为“中国史前三大玉文化中心”,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形成过程中具有标志性地位,为研究五千年中华文明提供了实物例证。2001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国保单位,2022北京冬奥会奖牌背面图案,正是来源于凌家滩“玉双连璧”。

  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规划面积3.35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20亿元。遗址公园内建有数字展厅、研学基地,向观众系统展现该处五千多年前的璀璨文化。

  凌家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现已建成包含遗址博物馆、核心遗址展示区、生态休闲以及研学基地等六大功能区。目前已经开展多种与凌家滩文化相关的手工艺制作体验项目,并将围绕考古研学小镇建设,以及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的功能提升,不断满足游客的各类需求,让社会公众更好地感受远古文明的魅力。(孟明)

【纠错】 【责任编辑:钟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