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接待国内游客8.48亿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8510亿元,均超过2019年水平;黄山风景区提前3个月超2019年全年游客接待量,九华山、天柱山门票收入分别恢复至2019年的142%、144%……1月11日至12日,2024年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局长会议在合肥召开,一系列数字彰显出过去一年安徽旅游消费市场的强劲复苏。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周明洁指出,2024年,安徽要大力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全面实施高品质旅游强省“六大工程”,力争旅游总收入突破1万亿元,为全面建设现代化美好安徽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繁荣艺术创作生产
2024年,安徽将持续培育精品力作,探索“揭榜挂帅”模式,从题材规划、创作立项、创排演出等关键节点给予扶持;突出文化和旅游部重点项目,创作打磨黄梅戏《山这边山那边》《临涣茶馆》,重点扶持大戏5至8部、小戏20个;启动舞台艺术创作扶持计划,实施黄梅戏曲本典藏工程。
此外,围绕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组织系列文艺活动;办好第十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举办优秀剧目全国演出季、优秀新创剧目、声乐器乐舞蹈等系列展演活动;开展濒临失传剧种公益性演出,组织万场演艺“六进”活动(进街区、进景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文化空间、进商文旅综合体);推动新时代现实题材美术作品创作与展览,承办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水彩、粉画展区。
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
一方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开展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做好第九批国保申报和省保认定工作;积极参与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等国家重大工程,推进含山凌家滩、淮南武王墩墓等重点考古发掘;加快长江、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明中都、双墩遗址部分本体保护工程;配合举办淮河文化、长江文化等论坛。同时,制定徽学研究提升工程实施方案,实施一批历史名人文物保护项目,推进古村落古建筑保护利用。
另一方面,推动非遗传承发展。实施国家级、省级传承人记录工程,认定一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创办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主题论坛,推动创建省级花鼓灯文化生态保护区。此外,实施传统戏剧抢救行动,推动文房四宝、芜湖铁画、徽菜、徽茶、中医药等传统技艺传承创新,争创国家传统工艺高质量传承发展示范区,培育一批非遗工坊。
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做强大黄山龙头。建立大黄山统一调度推进机制,确定一批率先突破片区,加快打造一批国际高端景区、度假区、休闲小镇、休闲街区、精品民宿等业态产品。谋划一批牵动性项目,抓实大黄山全球推广、项目推介会等活动,创办大黄山文旅博览会,集中招引一批大企业,推动大黄山良好起势。
加快大景区提升。实施“百景提升”工程,聚焦补齐休闲度假、二次消费、场景营造等短板,重点推进100个左右大景区、度假区改造提升。争创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新评一批4A级景区和度假区。组织第二批最干净景区景点、旅游乡村评选。加快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康养基地、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等建设。
2024年是推动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和高品质旅游强省建设关键一年,要充分认识支撑环境持续优化、市场需求加速释放、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的大好机遇,周明洁表示。(汪逸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