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要不是消防人员及时赶到帮我把火扑灭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虽然一个多月过去了,亳州市谯城区双沟镇邹李村村民邹解放至今仍然心有余悸。
作为亳州市“一镇一委一站”基层消防治理体系建设的受益者之一,邹解放逢人便说这项工作的好。他说:“我的厨房紧挨着家里的三间堂屋,要不是消防人员来得这么快,我家就保不住了。”
双沟镇消防工作站的消防员在进行日常灭火训练。
“2019年以来,针对乡镇居民消防意识薄弱,在燃气灶使用、电瓶车充电过程中,因操作不当而造成‘小火变大火’等实际情况,亳州市委、市政府加强对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领导,着力构建基层火灾防控组织架构,推行‘一镇一委一站’基层消防安全治理体系,形成了环环相扣的‘防’‘救’‘管’责任链条,破解‘远水救不了近火’难题。”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防火监督科专业技术干部曹巍表示。
截至目前,亳州市已建立98个乡镇(街道、开发区)消防工作站,并成立消防安全委员会,配备各类消防综合人员1030人,自2023年以来独立或参与处置火灾事故3625起,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该做法得到国家消防救援局高度肯定,并以专报方式向全国推广。
专职消防队 破解乡镇救援难题
3月14日一大早,谯城区双沟镇消防工作站灭火组工作人员纪辉就组织同事们开始了一天的日常训练活动。他和同事们穿戴好防火装备后就开始训练,有的负责摆好消防水带,有的负责操作消防器械。
2021年,谯城区双沟镇消防工作站正式成立,通过乡镇消防工作站的建设,打通该镇防灭火“最后一公里”,破解基层末端消防能力不足的难题。
“我们消防工作站共有10名专职消防队员,分为防火组和灭火组,其中防火组2人,灭火组8人。我们8人分两个班,24小时值班制,接到火警电话后,我们会第一时间组织队员赶到现场救援。”纪辉说。
作为专职消防队员,纪辉们也“压力山大”。双沟镇地处谯城区南部,西接河南,离城区较远,镇辖区180平方公里,辖18个村,常住人口逾十万人。一个个数字在专职消防队员们的脑海中构成了一张张“防火地图”,也是这支乡镇消防工作站的使命“覆盖网”。
“灭火救援,早到5分钟和晚到5分钟结果天差地别,有了专职消防队,距离近、出警快,把火灭在萌芽阶段,才能最大限度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亳州市消防工作站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夏雷表示,据不完全统计,双沟镇消防工作站高效率运行以来,已成功处置306起火情。
基层消防站 筑起民众“防火墙”
近年来,由于亳州市城乡建设发展日新月异,与此同时,由于地域广、村庄多,基层消防工作还存在短板弱项。如果乡镇能建立一支专业的灭火救援队伍,对于防范初期火灾、减少火灾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干成事,体制机制建设是根本。亳州市委、市政府在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上下功夫,将基层消防力量建设作为年度重点工作,纳入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并将其纳入民生工程、农村消防安全能力提升工程,列为各级党政“一把手”工程。
在消防力量配备上,该市坚持以“偏僻乡镇先行覆盖、重点乡镇按标建站、周边乡镇逐步加强”为原则,选取60支专职消防队列入两年升级改造计划,按照国家《乡镇消防队》标准,因地制宜制定“一站一策”方案,采取选址新建、原址升级、依托闲置营院改建等3种形式升级改造,每站至少增配1辆载水量4至5吨的消防车,并通过社会公开招录、退役军人专岗、派出所辅警等3个渠道,为每站配备至少5名专职消防队员,实现全市灭火救援力量“覆盖到底、就近调配、快速行动、初战控火”。
目前,全市98个消防工作站配备站长98人、消防文员211人、专兼职消防队员721人;配备水罐消防车159辆,改造具备灭火功能的洒水车500余辆。
防控智能化 为基层消防扩权赋能
据了解,在基层消防体系建设中,亳州市实行精准防控智能化,通过“镇火哨”APP功能模块,实行单位(场所)差异化监管,双随机派发检查任务,实现单位隐患线上登记建档。
同时,该市还积极推进消防行政执法权力下沉,制定《亳州市乡镇(街道)消防行政执法工作规范》《亳州市乡镇(街道)消防行政执法办案指引》《亳州市乡镇(街道)十二类消防违法行为查处指导手册》,通过集训、轮训、驻训等方式,稳步推进赋权乡镇(街道)消防行政执法工作,为基层消防安全管理扩权赋能。目前,全市78个乡镇全部与消防部门签订《消防行政执法赋权事项承接确认书》,办理消防行政执法案件35起,逐步建立“村、社区隐患排查——乡镇、街道行政执法”衔接工作机制。
2023年,亳州市消防工作站共排查单位(场所)4.9万家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隐患2.2万余处,开展消防宣传9601次,有效化解了一批消防安全风险隐患。全市乡镇消防工作站独立或参与处置火灾事故3390起,占全市火灾起数的67%,有力保障了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汪逸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