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合肥4月26日电(记者赵金正)谷雨时节,在安徽省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姜农们正忙着砍竹竿和芭茅,为即将出苗的白姜提前搭起遮阳棚架。
进入四月,气温回暖,降雨增多,正是铜陵白姜种植的最佳时节。就在二十多天前,铜陵白姜主产区天门镇的姜农们,把在姜阁中储存了一冬天的姜种“请”出,是为“下姜阁”。千年间,白姜种植系统已然成为当地人民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背后的农业智慧如今仍在发光发热。
铜陵地处安徽省中南部,气候温暖湿润,日照充足,自古便是生姜主产区。当地人民结合地方自然条件培育本土白姜品种,并逐步探索出特色“姜阁保种催芽”储种模式和多项生态种植方法,共同构成了独特的铜陵白姜种植系统。2023年,铜陵白姜种植系统被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并逐渐为世界所知。
披上工作服,接上电灯泡,弯腰踩着木梯爬上高高的姜阁……在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年过半百的“姜把式”盛义武正熟练地在狭小的姜阁里查看姜种催芽情况。
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姜把式”盛义武正在查看姜阁内存放的姜种。新华社记者 赵金正 摄
传统的姜阁结构宛若一个不透光的天井,墙内外均敷泥封实,留有通风口,内部由耐热木材打造,呈“回”字形布局,能够最大化利用有限空间,每个姜阁能够存放约两万斤姜种。
“白姜含水量高,地窖存储容易发霉腐烂,而姜阁保温隔热效果更好,还能通过柴火和通风口随时调整温度和湿度,所以一千多年前我们就开始使用了。”盛义武靠在狭小的姜阁内,望着面前已经发芽的姜种,欣慰地说。
每当立冬时节,姜种被荷叶隔层放进姜阁,并在姜阁下方生火保持适宜温度,直到清明时节再将已经发芽的姜种“请”出姜阁,等待播种。但要保障小小姜阁里的姜种能够顺利越冬、发芽,盛义武过去五个月内几乎每天都要为它烧掉近50斤柴火,并随着气温的变化,不断调整。
“我先用武火减少姜种的水分,再用文火保持温度避免姜种冻伤,待气温回升,再加大火力进行催芽。”抚摸着姜阁里黄豆大小的洁白新芽,盛义武笑着说,如今在铜陵仍有70余座传统姜阁传承着“古老的智慧”,源源不断地培育着优质白姜种。
将催芽好的姜种从姜阁中取出,五峰村白姜种植大户江梅朵忙不迭地和工人们赶到油菜地旁的姜田里开挖深沟、培起高畦高垄,从天空中俯瞰,就像是在田野间作画一般。
铜陵市义安区天门镇五峰村,姜农正在姜田里挖沟做姜垄。新华社发(邢琛摄)
“老话说,‘冬翻土,春起垄’。白姜喜温湿、怕旱涝,这里的气候春夏季多雨,容易发生病虫害,而高畦高垄栽培技术可以帮助排水、预防可怕的姜瘟病。”江梅朵说。
待进入五月,姜苗钻出土壤,姜农们便在姜田上搭起一层由芭茅草做的棚子,为姜苗遮阴、挡雨。
“白姜苗生长初期需‘七分阴三分阳’,随着姜苗逐渐长大,对于阳光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而芭茅草则不断枯萎,为姜苗提供更多的光照。”江梅朵说,盛夏过后,芭茅草的叶片也枯萎落尽,又将成为冬天烧姜阁的柴火,如此循环往复,在白姜保种和种植过程中几乎所有原料都没有浪费。
望着姜田周边的稻田与油菜田,铜陵市农业农村局研究员姚继贵说,白姜因耗肥量巨大,连续种植会导致土壤养分供应不足和养分失衡,造成土壤微生多样性下降,病虫害增加,而和其他作物轮作则能很好解决类似问题,并且能够实现三种作物的共同高产。
其实早在中国古代,农学家就指出了轮作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有效措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蕴含中国农业对利用和开发土地生态环境“用养结合”的哲学思想,有利于环境和作物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如今,运用生态化方式种植的白姜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收入来源。据统计,铜陵市白姜核心产区种植面积约6000亩,2023年总产量1万吨,并开发出糖醋姜、酱汁姜、糖冰姜等80余种加工产品,2023年综合产值约10亿元。
行走在天门镇的大街小巷,处处是运送姜种、扛着锄头去姜田的忙碌身影,传承千余年的农业智慧,如今已经成为这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