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在行动|安徽五河:火红小龙虾 “红火”致富路-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4 06/18 09:35:08
来源:新华网

乡村振兴在行动|安徽五河:火红小龙虾 “红火”致富路

字体:

  新华网合肥6月18日电(李东标)6月的淮河岸边,绿树浓荫,碧波荡漾,一望无际的田埂上,呈现一派繁忙的景象。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沱湖乡大岗村,养殖户们趁着晨曦微亮开始捕捞小龙虾,不一会儿,一笼笼活蹦乱跳的小龙虾就被捕捞上岸,丰收的喜悦挂在了大家的脸上。

  五河县地处皖东北淮河中下游,因境内淮水、浍水、漴水、潼水、沱水五条河汇聚而得名,优质的水源为培育养殖水产品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以生态资源优势为依托,当地大力发展“稻虾共养”立体生态循环农业,助力农民增产增收,“火红”的小龙虾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红火”生活。

  航拍五河县沱湖乡小龙虾养殖基地。新华网发(郑捍 摄)

  “稻虾共养” 谱写生态富民新画卷

  收网、分拣、打包、装箱……位于五河县沱湖乡的小龙虾养殖基地内,工作人员正熟练地将捕捞上来的小龙虾进行流水作业,这些甲壳坚硬的小龙虾将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市民餐桌上。

  “小龙虾对温度很灵敏,气温保持在25摄氏度左右最适合小龙虾生长。” 站在养殖基地的一口虾塘前,安徽润博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黄跃宗聊起了自己的“生意经”。“这里水资源丰富,养殖出来的小龙虾不仅个头大,而且口感也好,肉质甜香。”

  几年前,在外打工的黄跃宗看好生态农业的发展前景,下定决心回乡发展生态养殖产业。在五河县水产养殖政策的支持下,黄跃宗尝试将“稻虾共养”生态种养作为致富的门路,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目的。“等到小龙虾卖完,田里稻茬的根腐烂后就是肥料,紧接着就能开始下一季稻田的耕作。” 黄跃宗说。

 工作人员在养殖基地捕捞小龙虾。新华网发(李向前 摄)

  如今,黄跃宗经营的稻渔综合种养基地规模共约5000亩,年产小龙虾60万斤左右。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黄跃宗还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特色餐饮、生态旅游等业态。在黄跃宗的养殖基地,冬春养虾、夏天种稻、秋天田间套养螃蟹,一年四季无闲时。黄跃宗的“稻虾共养”之路带动了周边村民致富,也给其他养殖户带来了信心。

  5月17日,在2024年五河县电商网红直播带货大赛决赛现场,安徽省聚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欧明荣带着自家养的小龙虾亮相,“今年养殖了近1000亩小龙虾,现在陆陆续续上货。” 欧明荣信心满满地说。

  2018年,欧明荣在五河县小圩镇大王村通过流转土地发展“稻虾共养”。欧明荣说,立体生态的稻虾种养结合模式,可以充分利用稻田的浅水环境和冬闲期,节水环保,不仅仅是土地的种植方式,也是顺应市场的一种转型升级。

  这个龙虾季,欧明荣的稻虾田里实现“满堂红”。以“稻虾共养”模式为基础,公司还通过土地入股分红带动脱贫户增收。

  近年来,五河县大力推广“稻虾共养”生态种养模式,通过企业、养殖大户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增收,小龙虾逐渐成为当地村民致富的“金钥匙”。

  工作人员在养殖基地捕捞小龙虾。新华网发(郑捍 摄)

  以虾为“媒” 做活文旅融合文章

  不久前,2024五河县第二届文化旅游美食季开幕式暨五河县第二届龙虾美食节在沱湖乡大岗村开幕。期间,游客不仅品尝了新鲜美味的小龙虾,还参与龙虾烹饪比赛、龙虾吃货大赛、龙虾垂钓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五河县的龙虾节,我每年必来。”来自安徽宿州的游客刘女士说,“这里的小龙虾特别鲜美,而且节日气氛很浓,孩子们也玩得很开心。”

  小龙虾不仅是五河县的美食名片,更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近年来,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小龙虾养殖业的发展,通过提供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提升小龙虾产量和品质。

  工作人员正在筛选小龙虾。新华网发(李向前 摄)

  同时,五河县还积极引进小龙虾加工企业,发展深加工产品,如龙虾酱、开袋即食的龙虾小零食等,丰富产品种类,延长产业链。

  “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我们全力打造一个从养殖到加工再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小龙虾附加值。”五河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小龙虾的美食魅力与五河县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相结合,正在形成独特的旅游吸引力。目前,该县已推出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包括小龙虾美食游、生态乡村游、古镇文化游等。

  在沱湖乡大岗村,当地围绕绿色产业发展思路,打造以农家餐饮、民宿、农业体验观光、采摘等集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区。

  “我们不仅要让游客在五河能吃到好龙虾,还要通过精品旅游线路,让游客玩得开心、住得舒适,了解五河魅力。”沱湖乡党委书记孙晓峰说。

  工作人员在养殖基地捕捞小龙虾。新华网发(李向前 摄)

  虾跃农门 撑起乡村振兴“大产业”

  一大早,来自安徽明光的货车司机胡先生就来到沱湖乡小龙虾养殖基地,经过筛选、称重等环节,一千五百多斤小龙虾将通过冷链运输的方式送往位于湖北的小龙虾加工厂。从五河到湖北,往返需要十多个小时,龙虾季他平均每天发车一趟。

  来自五河县农业农村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五河县稻田小龙虾养殖面积约4.6万亩,龙虾季全县平均每天小龙虾上货量100余吨,不仅满足了本地市场消费需求,还通过完善的物流网络体系,沿着蚌宁高速、徐明高速销往全国各地。

  五河小龙虾为何广受欢迎?在五河县农业农村局研究员刘红看来,五河水系发达,水质良好,饵料丰富,具有天然的水产养殖条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为小龙虾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也造就了五河水产品种类多、品质好的特点。

  村民将小龙虾装车送往市场销售。新华网发(李向前 摄)

  “稻田很适合小龙虾生长,和小龙虾是共生关系最好的搭配,非常适合在农村地区养殖。” 刘红说,五河县小龙虾养殖技术较为成熟,且技术门槛低、养殖周期短、回报相对较高,每亩稻田可助农增收一千多元。

  为促进小龙虾产业发展,五河县通过对种养基地进行景观化、生态化改造,打造渔旅融合发展典型。同时,坚持“生态、安全、优质”理念,指导主体严格规范使用投入品,做好种养生产记录,提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2021年,“五河小龙虾”被列入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火红的小龙虾点亮村民“致富路”。截至目前,五河县超过百亩的小龙虾稻田养殖基地共有79个,千亩基地11个,万亩连片基地2个。近年来,在“稻虾共养”基础上,五河县还大力推广稻蟹、稻鱼、稻鳅、稻鳖等种养模式,推动稻田综合种养多元化发展,有力促进了乡村产业振兴。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