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大包干”带头人合影,后排左四为严宏昌(资料照片)。
今年75岁的严宏昌,与新中国同岁。这个与村民们拼着身家性命干起“大包干”的庄稼汉,见证了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的奋进历程。
回想起过去的日子,严宏昌直言很苦。“大包干”之前,严宏昌和家人住在茅草房,遇到下雨,屋顶漏水,床铺湿漉漉的,晚上没法睡好觉;穿的衣服破了补、补了破,用作补丁的布料还很难找;一双塑料凉鞋被严宏昌视作宝贝,鞋带断了就用烧红的铁具将其烫软粘好,然后继续穿。
扒火车外出讨饭曾是贫穷的小岗人最大的营生。年轻的严宏昌想不通,“有手有脚有田的壮劳力,怎么就吃不饱饭”,他不愿意拿个碗去别人家门口要饭。1973年,严宏昌外出闯荡,挖藕、修路、搞建筑,成为“小包工头”。
9月25日,严宏昌在小岗村“当年农家”景区参观。“当年农家”是再现“大包干”情景的重要景区,目前该景区分为文物本体区、特色工坊区以及户外素质拓展区,是小岗村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9月25日,严宏昌在小岗村“当年农家”景区参观。
穷则思变。为了解决吃饱饭的问题,小岗生产队把在外谋生的“能人”严宏昌请了回来,期待他给队里出主意。“生产队农民出勤不出力,遇上大旱,只有分田到户才能提高生产效率,救活大家。”“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回忆说,“当时那是一条红线。”
“1978年冬夜,我们18个农民酝酿了这件史无前例的大事。”严宏昌说,大家提前商量,每家派一个代表,不要说去哪儿,也不要说开会,就像溜门一样,从前头或者后头一个一个到了严立华家,在一纸契约上摁下“红手印”,把田地“分”到各家,搞起“大包干”——“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9月25日,严宏昌在家中展示自己当年在“大包干”契约上使用过的印章。
这是小岗村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严宏昌的签名和印章依然清晰(资料照片)。
“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左一)在田地里劳作(资料照片)。
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资料照片)。
实行“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小岗生产队迎来大丰收。40多年间,在“红手印”感召下,小岗人争当改革先锋,不断开拓创新、勇闯新路,这座乡村正焕发着勃勃生机。
9月26日,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严宏昌介绍家中购置的第一台拖拉机。
9月26日,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严宏昌(左)和二儿子严德宝在家中院子里的一台大型拖拉机旁交流。
严宏昌亲历了一个普通村庄翻天覆地的变化。旧时的茅草房已变成了小岗村“当年农家”景点;干净规整的社区和特色民宿展现在改革大道两旁;红色乡村旅游、教育培训、乡村电商产业等全面发展;2023年,小岗村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42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900元。
这是9月27日拍摄的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无人机照片)。
9月26日,小岗村村民使用植保无人机,严宏昌(左一)在一旁观看。
9月26日,小岗村村民使用植保无人机,严宏昌在一旁观看。
9月26日,严宏昌在自家稻田里查看即将收获的水稻。
9月26日,严宏昌在自家稻田里查看即将收获的水稻。
9月26日,严宏昌(右)和大女儿严德凤在自家稻田旁交流。
如今,严宏昌的晚年时光很幸福。平日里,他会逛逛村里的新地标,到学校给学生讲述小岗村的历史,花不少时间阅读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书籍……严宏昌的孩子们以他为榜样,在各自的领域努力奋斗着。
9月26日,严宏昌在小岗村农光互补体验园参观。
9月26日,严宏昌在小岗村农光互补体验园参观(无人机照片)。
9月26日,严宏昌(右)在小岗村农产品电商平台线下体验店里参观。
上图:1982年,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后排中)在自家茅草房前和儿子严余山(左一)等合影(资料照片)。下图:2018年11月28日,严宏昌(左六)在自家楼房前和儿子严余山(左四)及部分家人合影(新华社记者刘军喜摄)。
9月26日,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严宏昌(中)和家人一起吃午饭。
严宏昌带着孙子参观村里的“大包干纪念馆”(2009年8月8日摄)。
“小岗精神,是要一代一代传下去的。”严宏昌说,小岗还要继续与时代同频共振,只有改革不止步,老百姓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
9月27日,严宏昌在小岗村的家中阅读书籍。
9月26日,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大儿子严余山陪着严宏昌(右)在村中散步。严余山现任小岗村党委副书记,分管产业发展、招商引资、乡村振兴工作。
2月1日,8位“大包干”带头人展示领到的2023年度分红红包,右三为严宏昌。
9月27日,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严宏昌(右四)与村中老人聊天。
9月27日,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严宏昌(中)与村中老人聊天。
9月27日,严宏昌在小岗村一处荷塘边休闲散步。
点开视频
听严宏昌讲述老照片的故事
↓
统筹:宋为伟 韩芳
记者:张端 黄博涵
制作:陈恩琪 刘琼
新华社摄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