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促三“变” 彰显三“美” 淮北闯出特色转型升级路-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4 11/08 17:20:34
来源:淮北市委宣传部

力促三“变” 彰显三“美” 淮北闯出特色转型升级路

字体:

累计生产原煤十多亿吨、发电数千亿度,其中外送电量近三分之二……建市60多年来,淮北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随着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向何处转型,成为淮北发展面临的新课题。对此,该市锚定加快建设“绿色转型发展示范城市、国家重要新型综合能源基地”目标定位,闯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转型升级之路。

  变“一煤独大”为“多业共兴”

  实践中,淮北全力推动“煤电”这一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坚持“延伸煤”“超越煤” ,加快煤炭工业燃料向基础化工原料、高端工业材料转变,深化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布局建设零碳智慧物流产业园等重点项目。

  近三年,淮北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年均增长5.8%,单体规模60万吨乙醇生产装置建成投产,平山电厂高效清洁燃煤机组每发一度电仅耗煤249克,成为燃煤发电绿色标杆。

  此外,淮北市全力推动“铝基、化工”两大特色产业聚链成群。陶铝新材料和铝基高端金属材料、先进高分子结构材料两大省级重大新兴产业基地蓬勃发展,先后培育引进中基电池箔、国轩象铝、银邦新材料等为代表的一批“链主”企业。今年1至9月,淮北市铝基、化工产业链产值分别同比增长38.9%、10.7%,正朝着“千亿级”产业板块加速迈进。

  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四大新兴产业集群成势。淮北市积极抢占产业发展“新赛道”,加强研究谋划,实行专班推进,集聚了奇瑞高速电摩、翌光科技、中清光伏太阳能电池生产及组件等为代表的优质项目,近三年,全市战新产业产值年均增长18.05%,前景可待、未来可期。

  变“起跑跟跑”为“并跑领跑”

  近年来,淮北市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成功创建省级创新型城市,孕育了陶铝新材料等一批世界领先的技术、企业和高科技项目, 聚焦三个方面持续用力。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投资15.2亿元建成投用集科技创新、企业服务、人力资源、大数据、政务商务等功能于一体的市科创中心。创建“绿色和精准合成化学及应用”重点实验室等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华润金蟾药业“中药配方颗粒”重点实验室、理士新能源院士工作站等88个省级创新平台,今年1至9月全市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8%。

  推进高技术成果转化。先后与中国科大、上海交大、安徽大学、大连化物所等大院大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高标准建设临涣化工园区中试基地。近三年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930项,完成企业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384.95亿元,累计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47家,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547家。

  如今的淮北,从“吃资源饭”到“打创新牌”,向高而攀、向新而进、向绿而行,“乔木”参天、“灌木”茁壮、“苗木”葱郁的创新生态正加速形成。

  变“黑灰煤城”为“湖上美城”

  许多初来淮北的外地朋友,都会惊叹于一座北方工矿城市,竟会拥有如此秀美的山水风光。

  近年来,淮北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探索多元化生态保护修复机制,先后荣获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华环境优秀奖等多个“国字号”荣誉。

  为治理因煤炭开采导致的土地沉陷,淮北市在实践中探索形成了“深改湖、浅造田、不深不浅种藕莲”“稳建厂、沉修路、半稳半沉种上树”的治理模式,累计投入资金160多亿元,治理采煤沉陷区20余万亩,打造绿金湖、朔西湖、圆梦岛等众多湖泊湿地、滨湖公园,治理成效获国家发改委、自然资源部充分肯定,治理工程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是昔日煤城形象的真实写照。如今之淮北,开门见绿、移步皆景,“一带双城三青山、六湖九河十八湾”的生态风貌,已经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最宝贵的资源财富。(吴典)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