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降成本,安徽出手了。
近日,安徽出台《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从提高物流组织效率、优化物流运行质量等几个维度综合施策,推进物流降本增效。其中提出,到2027年,物流相关行业增加值达到1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由2024年上半年的13.4%降至12%。按照安徽生产总值规模来测算,降低的这1.4个百分点,意味着700亿元左右的降本空间。
在干字当头拼经济的2025年,一场全面拉开的物流降本增效行动,对千行百业各类企业是实实在在的利好。
“包邮区”也要再提效
2024年上半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降至13.4%,较2020年下降1.1个百分点,低于全国0.8个百分点。
也就是说,安徽每创造100元GDP所支出的物流费用,从2020年的14.5元下降到了目前的13.4元、比全国低0.8元。
安徽位于长三角“包邮区”,快递邮费基本包邮,这得益于安徽的区位和物流成本优势。
然而,尽管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对照建设内联外通、供需适配、高效安全的物流强省的目标要求,安徽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和物流降成本工作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为此《实施方案》重点聚焦“效率”二字,提出构建现代供应链体系。
新兴产业的物流供应链能否跟上?《实施方案》提出,培育新兴产业供应链,实施加快供应链创新应用行动计划,引导制造企业与物流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推广应用综合型供应链解决方案。
比如,在新能源汽车运输方面,安徽开通中国—墨西哥远洋滚装航线,单车运费减少28美元/车。
一个区域物流要发达,既要看交通条件,还得有一批现代化的物流企业支撑。
聚焦物流企业培育,《实施方案》提出,推动组建省级综合型物流集团,探索省市共建、多方参与等方式壮大航空物流、陆港等运营主体,支持制造业、商贸流通业企业参与重大物流平台建设。在多式联运、智慧物流、冷链物流、商品车物流、网络货运等领域培育引进一批物流供应链“专精特新”企业。
更多优质物流企业的涌现,就会活跃市场竞争、提供专业服务,这正是市场化改革的要义所在。
构建畅通循环大通道
如果说物流是“筋络”,那么交通网络就是“血管”,“主动脉”“微循环”能否畅通,直接关系到运费的多少、物流成本的高低,也间接决定了产品的价格和企业的利润。
《实施方案》专门提到,要畅通综合交通通道,破解物流堵点卡点。比如,公路方面,将完善广覆深达的公路交通网,加快构建“五纵十横”高速公路网,加密高速公路出入口。到2027年高速公路里程在7500公里以上;
铁路方面,加密长三角地区互联互通快速铁路网,建成合肥—南京—上海高铁、合肥—新沂高铁,加快建设扬马、宁宣城际铁路,完成宁芜铁路扩能改造;
水运方面,加快提升“一纵两横”骨干网能级,打造千吨级为主、内联外畅的干线航道网络。到2027年,四级以上内河高等级航道达到2400公里。
完善末端配送,打通物流的“最后一米”。将优化完善前置仓配送、即时配送、网订店取等末端配送模式,推广“寄递+电商+农特产品+农户”模式,提升物流精准响应需求能力。
以后,农村的快递站也将更密集了。据介绍,安徽将开展县域商业建设行动试点县建设,推动县乡村寄递三级物流体系建设,改造提升县级寄递公共配送中心、乡镇寄递物流转运分中心、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
鲜活的海鲜等冷冻产品,将确保“既快又鲜”,让消费者“吃得新鲜”。《实施方案》专门提到,推广应用智慧冷链自动售卖机、冷链自提柜等;加强与沪苏浙电商企业、连锁超市、农批市场等合作,打造长三角3小时鲜活农产品物流圈。
海外仓,是重要的新型外贸基础设施。目前,安徽省企业建设、租用的海外仓近400个,分布于全球50多个国家、地区,其中在欧美的海外仓260个,占比超六成。
安徽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自建、共建、租用等模式参与海外仓建设运营,深化与“海外智慧物流平台”等信息化平台、国内海外仓头部服务商、大型邮快件企业、物流企业的公共海外仓资源对接合作,优化海外仓布局,发挥海外仓功能。
合肥重“链” 芜湖靠“港”
合肥、芜湖,作为安徽省内最重要的两个物流枢纽城市,这两市将如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作为省会城市的合肥,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在国家现代流通体系中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战略位势,集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国际航空货运集散中心等多个“国字号”品牌于一身,先后获批建设陆港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在国家“通道+枢纽+网络”运行体系和全省现代物流体系中地位日益凸显。
合肥市政府副秘书长王保智说,下一步,将做强供应链,全面提升陆港型、生产服务型等国家物流枢纽能级,建设合肥国际港务区,系统化加强“通道+枢纽+网络”物流设施支撑能力;嵌入产业链,以新能源汽车、光伏及新型储能、生物医药等“6+5+X”重点产业集群需求为导向,将物流服务嵌入企业生产经营全流程,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供需适配、深度融合、协同创新;提升价值链,积极探索“产业集群+物流枢纽”协同发展模式,以打造物流枢纽经济区为引领,加快构建科创产业联动融合、区域辐射带动能力突出、智慧高效绿色韧性的枢纽经济发展新路径。
位于长江沿线的芜湖,有水运的天然优势。其中,芜湖港是全国内河主要港口,国家水运开放口岸,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和集装箱枢纽港。2023年芜湖港口货物吞吐量1.4亿吨,其中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42万标箱。
“我们将统筹港城规划,优化港区空间布局,推动集装箱、件散货、滚装、多式联运等板块资源整合,提升港口影响力、竞争力、辐射力。”芜湖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汪世明表示,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将投资19.5亿元建设芜湖港三山港区综合码头、裕溪口港区集装箱码头、三山中外运码头二期等一批重点港口项目,港口年货运吞吐能力再提升600万吨。推进港区集疏运通道建设,谋划江北地区淮南铁路延伸、朱家桥港区铁路专用线等项目,提升铁水联运能力。
“我们将坚持‘跳出港口看港口’,以港优城、以港兴产、以港聚能,打通长江流域江海联运战略通道和综合性物流服务,预计集装箱吞吐量到2027年突破220万标箱,到2030年达到300万标箱。”汪世明说,将把芜湖港建成安徽向海而兴最大“出海口”和长江中下游多式联运航运中心。(记者 王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