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1/20 08:24:28
来源:安徽日报

【两会观察】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字体:

  合肥高新区的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资料图片) 本报通讯员 王世保 摄

  近年来,安徽紧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前沿,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动能强劲,未来产业加速起势。参加省两会的代表委员聚焦“新质生产力”这一热点话题,话成就、说期待、提建议,就进一步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建言献策。

  创新引领 培育发展未来产业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在省人大代表韩东成看来,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以创新为引领,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

  “高新技术是讨不来、要不来的。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靠创新,必须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韩东成表示,他所在的企业——东超科技近年来持续拓宽空中成像技术研发的广度和深度,探索空中成像技术在车载显示、医疗卫生等更多领域的应用,形成多元化的产业链条,带动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

  谈及如何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韩东成建议,依托我省的资源本底和特色产业构筑新质生产力培育的基石,提前谋划制定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部署,从“十五五”规划中突出对未来产业的支持和政策倾斜。同时,进一步优化我省推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实施方案,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重点优势领域,明确重点任务,制定发展“路径图”,为其纳入“十五五”规划提供更多支撑。

  “未来产业发展伴随着高风险和不确定性,难免会出现失败和错误,建议在‘十五五’规划中考虑健全对新质生产力主导产业的‘容错纠错机制’,突出耐心资本的支撑导向,为未来产业发展营造更为宽松的成长环境。”韩东成说。

  “未来产业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载体和主要阵地,更需高度重视、持续发力。”省政协委员韩冰认为,要持续聚焦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科创引领高地,前瞻布局细分赛道,更好构建良性互动未来产业发展生态。

  韩冰建议,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紧凑型聚变能实验堆(BEST)、空地一体量子精密测量实验设施等建设,打造大科学装置集群,推动能源、深空探测等高水平研究机构与大科学装置之间联合建设一批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培育壮大产业新主体,高质量建设量子信息、低空智联等未来产业科技园,增加共享实验室、小试中试基地等服务平台数量;梯度引育企业,建立省市协同共建的未来产业“新星企业”培育库,打造“头部强、腰部壮、尾部活”的未来产业大中小企业矩阵。

  数实融合 塑造数字化新场景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已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代表,也成为推动城市管理现代化、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力量。

  作为合肥市智能机器人研究院院长,省人大代表于振中关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新应用。他认为,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中,要进一步加大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应用力度,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和居民生活质量。

  围绕数字化公共服务,于振中建议,提升“一网通办”效能,以便民惠企为导向,探索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拓展涉企服务广度和深度,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转变。创新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融合的数字化场景,加强城市空间开发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城市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发展。

  在壮大数字经济方面,于振中建议:推进数字技术与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鼓励平台企业构建多层次产业互联网服务平台;因地制宜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推动金融、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文旅、康养等生活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

  在国家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背景下,省政协委员、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友国尤为关注新质生产力如何切实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增进民生福祉。

  张友国的提案从两个层面提出了建议:一方面,加快发挥数据要素的乘数效应,基于安徽省一体化平台的海量数据,充分挖掘其价值,反哺政务场景。例如,借助大数据分析民众需求,优化审批流程,助力政府在复杂多变的政务环境中做出科学、高效的决策,显著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另一方面,以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动我省文旅产业数智化发展。我省文旅资源得天独厚,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可依据游客偏好等数据定制个性化攻略,涵盖行程规划、景点推荐等,提升游客出行体验;利用生成能力打造沉浸式虚拟体验,如突破时空限制,再现历史场景等。

  赋能百业 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新质生产力,唯有赋能于产业、投入于应用,才能有效提高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省两会上,代表委员们纷纷围绕“新质生产力赋能千行百业”提出意见建议。

  “具身智能是一种将人工智能与身体或实体结合的前沿科技,是科技与未来融合,更是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省人大代表游玮十分关注具身智能技术发展。他认为,发展具身智能,关键在于海量数据的积累与模型训练,谁掌握数据谁就掌握主动权。

  他建议各级政府出台政策,引导制造业企业开放更多场景数据,建立集中的数据采集平台,为具身智能的高智能化发展提供足够的“养料”。“具身智能一旦发展到高级阶段,就能有效赋能制造业,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带来生产力的更大跃升。”游玮建议,加强新质生产力的赋能,既要重视新技术的发展,也不能忽视“老产业”的基础,要打牢制造业基础,推动传统制造业与新兴产业均衡化发展。

  “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必由之路。”省政协委员、安徽森隆集团总裁黄皞认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之间的相互作用,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为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黄皞认为,电子新材料产业对于制造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要进一步加大对电子新材料研发的投入,推动其在更多领域的应用。

  “在电子新材料领域,我们应该鼓励企业加强自主研发,提升技术水平。”黄皞建议政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探索,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电子新材料领域的应用。(记者 王弘毅 朱茜)

【纠错】 【责任编辑:钟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