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文艺创作”“人工智能+中医药发展”“人工智能+传统产业”……记者注意到,今年省两会,代表委员对人工智能发展寄予厚望,期待人工智能为行业发展赋能。
省政协委员、安徽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黄凤霞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充分发挥数字优势赋能文艺事业发展。“通过人工智能与艺术创作的跨学科深度融合,拓宽艺术创作的广度、提升其丰富程度。”黄凤霞说。
省政协委员、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药经济管理学院院长丰志培提到,人工智能可与中医药研发、产业链发展相融合,提高研发效率,实现中医药典籍数字化,提高搜索筛选速度。“中药材种植的环境、温度、湿度、土壤,都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实现最优调节。”丰志培语带乐观。
省政协委员、阜阳樊登读书会会长赵飞则建议在中小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制定并实施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规划,为人工智能发展培养人才。
人工智能未来的天地有多大?省政协委员、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张友国向记者介绍,目前,人工智能与行业结合度越来越紧密,例如法院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办案效率大为提升。“人工智能可以提高行业发展效率,降低成本。”张友国表示,随着大模型等关键技术不断突破,人工智能应用将加速落地,赋能千行百业。
记者 刘良慧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