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国(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举行-新华网
推广 > > 正文
2025 03/30 16:42:36
来源: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

2025中国(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举行

字体:

  3月30日,由合肥市发展改革委主办,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承办,安徽省机器人学会协办的2025中国(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在合肥高新区中安创谷科技园举行。

  作为合肥市2025年度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首场盛会,本次活动紧扣“科技筑基 创新驱动——共绘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蓝图” 主题,汇聚众多院士专家、企业代表,聚焦前沿科技,展开深入交流,围绕产业链上下游推进全方位、深层次合作,高效助力高端技术加速转化,促进智能机器人技术在商业领域落地开花,迈向大规模应用。

  大会通过发布一揽子政策措施、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签约重大项目、组建产业生态联盟、举办互动展览等系列活动,推动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

  发布重磅举措 夯实产业根基

  会上,合肥市副市长王海霞发布合肥市支持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重大政策举措——“6128”工程。

  计划在一年内开放60家整车配套企业供应链目录,为100家企业提供公共服务与技术攻关支持,形成强大共性服务能力,并在8大应用场景加速落地。

  计划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三年内投入20亿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并提供每年1亿元专项补贴,全方位保障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迈进。

  院士专家齐聚 借力“最强大脑”

  会上,合肥市智能机器人专家指导委员会正式成立。专家指导委员会旨在搭建创新交流的高层次智库平台,汇聚国内智能机器人领域权威专家、头部企业高管与行业领军人才,整合行业资源、企业优势,营造研发、制造、训练、测评、应用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全力推动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与产业协作。

  委员会还将主导发起行业论坛、发展大会等活动,加快央地合作、企业协同、场景创新、项目落地,密切国内外智能机器人领域交流合作,全面提升合肥智能机器人影响力。

  重大项目签约 注入发展强动能

  当天,合肥市各县区与科大硅谷重点机器人项目集中签约,总签约金额超65亿元。一批重大项目的签约落地,进一步促进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成型,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瑶海区政府与乐聚机器人第二总部达成战略合作,将在技术研发、产业落地等方面深度携手;包河区政府与中鼎股份、零次方机器人、敬科机器人、迁移科技、九天画芯、灵童机器人等多家企业签约,整合各方资源,共同推进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合肥高新区与聆动通用、容知日新、宇翼科技等企业完成签约,覆盖智能机器人研发、生产、应用等多个环节;蜀山区与云蛟科技企业签约;庐江县与翌视科技企业签约;科大硅谷与伯牙智能、如动科技、长航未来、中科灵犀等企业签约。

  产业生态联盟成立 协同发展迎新篇

  合肥市作为国家级科技创新示范区,在智能机器人领域已具备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和应用推广的扎实基础。为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技术创新与场景深度融合,大会联合发起成立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联盟。

  该联盟由国际先进技术应用推进中心(合肥)与企业共同组建,通过联合研发、多元应用场景构建、产业链协同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有力举措,开展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联盟战略合作,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智“汇”圆桌 共破AGI落地难题

  在科技发展浪潮中,一项技术从实验室迈向市场、由理论成功转化为实际应用,“最后一公里”的跨越至关重要。

  大会现场,多位嘉宾围绕“AGI 机器人技术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难题如何破局”等话题举行圆桌会议。嘉宾们紧扣技术转化难点、市场应用痛点、产业发展堵点,展开了一场内容充实、干货满满的深入研讨,力求为AGI机器人技术顺利打通落地“最后一公里”找到行之有效的破局之法。

  “心谷联动”实现产业创新与生态创新同频共振

  这次大会不仅是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关键里程碑,也是国先中心(合肥)首次携手科大硅谷服务平台公司,以“心谷联动”共同推动产业创新与生态创新同频共振。

  国先中心(合肥)承接国家重点改革任务,汇聚央企、高校院所、重要民企以及地方高端创新要素,推动“四大体系”任务突破;发挥地方政府资源整合和效率优势,重点聚焦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智能城市等领域,探索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科大硅谷则聚焦创新成果转化、创新企业孵化、创新产业催化、创新生态优化,打造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的“试验田”、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高产田”,建设极具活力、引领未来、享誉世界的创新之谷。

  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动科技创新能力跃升,以国先中心(合肥)引领产业创新体系突破,以科大硅谷促进创新创业生态深入优化,加快构建以“两心一谷”为支撑的城市创新战略格局。

  未来,合肥市将持续深耕智能机器人领域,用全域科创的阳光雨露,滋养智能机器人产业生态大树。(陈佳慧)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