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态修复中孕育诗意文旅-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4/16 08:07:24
来源:安徽日报

在生态修复中孕育诗意文旅

字体:

  

  4月13日,淮北市朔西湖景区内的水云间民宿,游客乐享休闲生活。本报记者 王珂 摄

  湖水荡漾、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春日的淮北市朔西湖景区生机盎然,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

  “趁着周末,我们全家来到朔西湖,感受蓝天碧水、美好生态带来的舒心体验。”4月13日上午,淮北市民石曼带着孩子在景区悠闲漫步,她入住在景区临湖而建的水云间民宿。

  朔西湖景区位于淮北市杜集区,总面积1.45万亩,其中湖面7300亩。景区内的水云间民宿,以枕水而眠的生态优势为特色“卖点”,不断吸引本地及周边游客,前来体验“朝看日出晚看霞”的浪漫。

  “自去年初开业以来,每逢节假日,水云间民宿50间房就处于‘一房难求’状态,目前订单已经排到了‘五一’。”朔西湖景区讲解员韩妮说。

  来自江苏徐州的游客孙女士告诉记者,公司30多人来到朔西湖景区团建,这里不仅能烧烤、垂钓,晚上还能观赏音乐喷泉,“喷泉高度可达118米,并伴有激光水舞秀,变化万千,引人入胜”。

  朔西湖景区音乐喷泉秀场景以光影科技与自然景观的交融,获评2024年度皖美消费新场景“皖北区域十佳场景”,成为景区一大看点。

  淮北因煤而建、缘煤而兴,长期煤炭开采形成了大面积采煤沉陷区。近年来,淮北市将生态治理与文旅发展相结合,加大采煤沉陷区生态修复力度。截至目前,该市累计投入资金160多亿元,治理采煤沉陷区23万亩,打造朔西湖、南湖、绿金湖等众多湿地公园。

  “去年,我们与永麒科技集团达成合作,携手对朔西湖景区进行升级合营,丰富景区业态,为游客带来全新的休闲娱乐体验。”淮北市朔西湖保护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峰说。

  景区焕“新”过程中,永麒科技集团发挥在数字文旅夜游领域优势,挖掘淮北当地历史文化,加持AI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科技手段,打造全长约3.3公里、全国首个虚实叠加的数字光影夜游乐园,为朔西湖景区构建“白+黑”时间互补、业态互补、空间互动的产品体系。

  今年清明假期,巨型粉红火山装置与热气球交织出梦幻场景,趣味飞盘、套圈游戏等春日运动会吸引亲子家庭驻足,欢声笑语回荡在朔西湖景区大草坪上空,日均接待游客量超过1万人次。

  随着游客量的日益增多,朔西湖景区沿湖打造的二期月亮湾民宿项目初现雏形,预计今年国庆假期37间民宿将对外开放。

  当天下午,记者走进位于淮北市烈山区的南湖湿地公园,这里的牡丹园、淮北煤田第一钻、观光画舫船等景点和体验项目同样人气爆棚。

  “坐在游船上,赏湖光山色,观绿波岚影,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中。”来自江苏淮安的游客杨女士说,乘坐南湖的画舫船,视野开阔,四周的湖山美景仿佛触手可及,令人心旷神怡。

  记者从淮北市文旅体局了解到,该市锚定区域型、复合型旅游目的地目标,坚持“一湖一特色”发展思路,正加快提升湖区商务度假、人文休闲、工业潮玩、康养度假等产品供给,全力打造工文旅融合型示范旅游区。(记者 吴永生)

【纠错】 【责任编辑:刘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