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宣城市举办了一场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活动,吸引了近800名考生参与。此次培训聚焦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政策与法规等考试科目,通过系统讲解教材重点、剖析难点,帮助考生梳理知识脉络,提升备考效率。这一举措不仅为考生提供了专业指导,也折射出该市对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
“今年全市报考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人数达3462人,创历史新高。”宣城市委社会工作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持续壮大,目前全市社工人才总量已达4503人,持证社工1734人。为进一步推动行业发展,宣城市近期出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十项举措,明确提出“到2027年底,全市社工专业人才总量突破1万人、持证人才超3000人”的发展目标。
为实现人才发展目标,宣城市分类推进社工岗位开发与设置。目前,市县两级社会工作部门、民政部门及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中,85%的单位已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其中专业岗位占比达80.4%。在城市社区层面,154个社区共设置社会工作岗位269个,实现100%全覆盖。“岗位设置的优化不仅拓宽了职业发展空间,更让专业人才在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该负责人补充道。
为激发从业者积极性,宣城市持续落实职业水平考试奖补政策。市直单位及市民政局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取得资格证书后,可享受初级1000元、中级2000元、高级3000元的一次性奖励。各县市区同步建立月度津补贴制度,标准为每月100元至600元不等。据统计,全市累计发放月度津补贴219.97万元、一次性奖励59.48万元,惠及534名专业人才,覆盖391名基层社区社工。
系列政策的落地有效提升了社工职业吸引力。通过“培训+激励+岗位保障”的组合拳,宣城市正逐步构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当前,持证社工已深度参与社区治理、养老服务、困境群体帮扶等领域工作,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专业力量。随着人才队伍的持续扩容和专业水平的提升,社会工作服务网络将进一步向精细化、专业化方向发展,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注入新动能。记者 刘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