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帘之约”是合肥市瑶海区七里站街道恒通社区党委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志愿服务为切入点,打造的基层治理品牌,深受居民欢迎,得到广泛好评。近日,在瑶海区先行先试基础上,合肥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民政局联合下发通知,在全市推广恒通社区“窗帘之约”经验做法,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
据了解,恒通社区辖区内多为老旧小区,小区居民中的30%为老人。为满足辖区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恒通社区党委于2021年12月创新实施“窗帘之约”志愿服务项目,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的结对帮扶、邻里互助的办法,与小区20多位高龄、独居、孤寡、行动不便的老人定下“窗帘之约”,老人通过开关窗帘向志愿者报平安,窗帘开合间,拉近了社区与老人的距离,守护了老人的幸福晚年。
“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推广工作全过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用好‘六尺巷工作法’,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合肥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表示,全市将积极践行“亲仁善邻”理念,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优化志愿服务,推动“窗帘之约”经验做法在全市基本覆盖、有序运行。
据介绍,在推广过程中,合肥市将坚持需求导向、群众路线和因地制宜,立足群众实际需求,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鼓励各地深化完善“窗帘之约”经验做法,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立足实际开展创新,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探索形成更多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的基层治理品牌。
如何具体推广“窗帘之约”经验做法?合肥市从汇聚“邻里”资源、建立服务队伍,摸排“邻里”群体、确定服务对象,立足“邻里”需求、供给服务内容等方面作出安排。各地将以小区为单元,以“邻里相亲、守望相助”为目标,成立“邻里守望”志愿服务队,吸纳红色小管家、小区党员、低龄健康老人、热心居民、新就业群体等加入,依托小区党群服务站等空间,搭建志愿服务实体站点,孵化平安守护、便民服务等志愿服务。社区党组织牵头,分小区建立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等重点群体台账,组织志愿服务力量开展入户走访、结对帮扶。聚焦老年人急需的助餐、助浴、助医等“六助一护”养老服务和儿童关爱保障服务,整合利用辖区资源,发挥志愿服务队人员专业特长,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
“窗帘之约”是基层首创、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具有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推广“窗帘之约”重在契合实际、优化服务、务求实效。合肥市委社会工作部负责人表示,针对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独居老人的平安守护,可复制推广“窗帘之约”做法,也可以结合住宅小区特点、城乡差别,通过悬挂醒目标识物、智能监测居家用水用电数据、开通“一键呼叫”应急响应功能等其他创新方式进行。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智慧养老,建立服务数据库,并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物业联动处置。(记者 黄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