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空经济“飞”进村里来-新华网
新华网 > 安徽 > 正文
2025 08/10 09:27:51
来源:安徽日报

低空经济“飞”进村里来

字体:

  8月1日,阜阳界首机场售票窗口前,不少游客正在排队购票,体验低空飞行。自7月份试运营以来,机场已然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了众多扛着“长枪短炮”的摄影达人、精心打扮的潮流博主,以及从周边城市驱车而来的“飞行发烧友”。

  一架线条流畅的飞机上,已有乘客落座。“这飞机被称为‘全能选手’,本事大着呢!”飞行俱乐部负责人于彪站在飞机旁,如数家珍般介绍起来,“可以提供伴飞、短途商务出行等服务,还可以用于飞行培训,连浪漫的婚庆航拍都能接。”

  “机场就在我们村的土地上,它不只是一架架飞机起降的地方,更是能带动村里经济‘一飞冲天’的强劲引擎。”望着不远处的机场,界首市大黄镇李大村党总支书记李德现脸上笑开了花。过去,李大村是集体经济“薄弱村”,银行账户里只有4000多元。伴随机场的规划建设,该村通过土地流转、为机场做配套服务等,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跃升至200万元。

  低空经济“飞”进村里来,李大村几十号人都在机场和周边找到了活儿干。“在机场干保洁、保安,工资加上年底分红,一年下来比在外面打工挣得多,还能天天回家。”一位受访村民说。

  在机场参加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的学员中,也有李大村村民。他们告诉记者,机场6月对外提供无人机培训,有人已经取得了执照,成为无人机操控员,并找到了满意工作。

  “俺们李大村,现在可是香饽饽。”最让李德现扬眉吐气的,是招商形势的“逆转”,“过去我们提着土特产、赔着笑脸去求企业,人家还嫌俺们这里偏。现在不少企业老板给我打电话,抢着要来投资。为啥?人家看中的就是机场带来的‘天时地利’。”

  记者 李鹏 通讯员 姚易承

【纠错】 【责任编辑:周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