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皖美十四五 再启新征程”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安徽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安徽英特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多条高端集成电路板印刷贴片生产线有序运转,数字看板上实时呈现各项生产数据。

“从人工统计到数字看板实时监测,我们实现了全流程数字化管理。”该公司副总经理蒋正中介绍,该企业于2021年6月签约落户,已完成投资2.3亿元,建成18条高端SMT(集成电路板印刷贴片)生产线及配套设施,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新能源、通讯、智能家居等领域。
英特丽的快速发展是宿州制造业提质升级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2025年1月至8月,宿州市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5%,制造业投资增长4.9%,两项指标均位居全省前列。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5.5%,新动能持续增强,印证了宿州制造业正加速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近年来,宿州市深入实施“5512”产业工程,持续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全市智算规模已达2077.8P,居全省前列,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筑牢算力底座。总投资55亿元的奇瑞锂离子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签约落地,计划建设皖北首座奇瑞生态标准工厂,标志着宿州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关键环节取得重要突破。
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宿州不断拓展产业协作新空间。通过共建杭州宿州产业园区、宿州徐州现代产业园区等省际合作平台,宿州有效承接优质产业转移。2020年以来,全市承接沪苏浙产业转移项目占亿元以上省外境内投资项目个数、到位资金的比重均保持在2/3以上,吸纳沪苏浙高校院所技术合同成交额年均增长217%。
在推动产业升级的同时,宿州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萧县经开区获批第二批省级碳达峰试点园区,引导企业加快绿色化改造。“火电+熔盐”储能项目建成投运,为制造业提供稳定清洁能源。2021至2024年,全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7.5%,制造业绿色化水平持续提升。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制造”,从依赖人工到数据驱动,宿州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长三角一体化为契机,不断夯实产业基础,推动制造业向更高质量迈进。(齐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