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合肥11月18日电(周雨濛)人流如织的特色展区、座无虚席的读者见面会、热闹欢腾的非遗表演,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融合创新的文化盛宴。11月15日至17日,2025中国黄山书会(以下简称“黄山书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2025中国黄山书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自1987年至今,陪伴读者走过38个年头的黄山书会,何以持续焕发活力、频频“出圈”?这背后,是对全民阅读的持续深耕、对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以及对行业赋能的不变坚守。
全域覆盖:让书香抵达每一个角落
走进2025中国黄山书会主展馆,仿佛置身书的海洋。读者往来不绝,有人手捧精心挑选的书籍,迫不及待地寻一处角落静心阅读;也有人滑动手机屏幕,浏览“皖新云书店”的页面,不时与同伴分享新发现。
办展模式的持续创新,是黄山书会“越办越新”的关键。本届书会突破地域限制,创新采用“全省联动、分散同期办展”模式,实现了省、市、县、乡四级全覆盖及省外联动,真正让书香渗入城乡脉络。
2025中国黄山书会上,工作人员正在直播销售图书。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与此同时,线上同步搭建45个分会场及“皖新云书店”云展场,提供自助购书、在线听书、优惠券发放等一站式服务,打造了一场永不落幕的“云端阅读盛宴”。 
2025中国黄山书会主会场内设立的分级阅读展区。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300多家出版机构携30万种正版图书参展,全场5折优惠并发放数百万元购书优惠券,让读者实现“平价购好书”。16大特色展区精准对接不同需求,既有党的创新理论出版成果展,也有“一带一路” 发行主题展,更首次设立少儿分级阅读展示区及老年阅读专区,发布专属书单与阅读数据,让全龄段读者都能找到归属感。
深度融合:解锁“书会+”无限可能
如果说书籍是书会的根基,那么深度融合就是其持续“出圈”的密码。2025黄山书会升级“书会+”理念,将现场打造为融合多元文化消费场景的“城市会客厅”。 
2025中国黄山书会主会场打造的城市会客厅。新华网发(李贵平 摄)
本届书会首次推出“五省联盟非遗展”,围绕“康养+餐养”主题,通过“技、器、医、市、味”五大板块,集中展示安徽、山东、河南、广东、四川五省的传统医药、技艺与美食,并配套丰富非遗体验活动,让读者零距离感受非遗魅力。
“我们每年都来,一边徜徉书海,一边邂逅非遗,体验特别棒!”一位带着孩子参与宣纸制作技艺体验的家长感慨道,“把非遗搬到这样热闹的书展上,让它被更多人看见、了解,甚至爱上,这才是真正让传统技艺融入了现代生活。”
2025中国黄山书会主会场气氛浓厚,小读者们踊跃与作家互动。新华网发(主办方供图)
这里有名家对谈的思想碰撞,也有亲子“淘书”的纯粹快乐;有非遗绝技的匠心传承,也有VR科技的沉浸体验;更有一场全民诗词大会,在吟诵声中解锁千年徽文化。人潮涌动的黄山书会,已超越传统书展,真正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嘉年华。
行业赋能:搭建文化交流新高地
作为中国最具有影响力的书展之一,中国黄山书会始终承担着行业交流与文化传播的使命。本届书会首次邀请“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发行商代表参会,并于开幕式当天举办“安徽书架”海外落地揭牌仪式。
“黄山书会是国内具有重要影响的文化盛会,本次活动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出版力量团结起来,对于中外文化交流十分重要。”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表示,期待通过本次活动,以书为媒,把“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历史、文化呈现给各国读者。
11月15日,安徽文化故事汇丛书首发仪式在2025中国黄山书会主会场举行。新华网发(主办方 供图)
在推动文化出海的同时,黄山书会坚持以书会为“媒”,推动行业深度对话。第二届最美书店学习大会、首届老年阅读创新发展大会等系列行业论坛,直面行业痛点、前瞻未来趋势,为出版发行界搭建起高层次交流平台。
2025中国黄山书会上,非遗生活市集热闹非凡。新华网发(杨晓原 摄)
“书会搭台、文化唱戏”,出版、文旅、科技、非遗等多元产业深度融合,持续催生文化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使书会成为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的“孵化器”。
“江淮日日新 书香‘皖’正浓”,面向未来,这场持续“出圈”的文化盛宴,将以更丰富的内涵、更多元的形式,让书香弥漫江淮大地,让阅读成为安徽文化振兴的重要支撑,为建设书香中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安徽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