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蕴藏着悠久、深厚的文化内涵。关于端午节的起源,一般认为是为了纪念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众所周知,屈原不仅是一位爱国政治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长久以来,作为端午节文化符号的屈原及其所代表的爱国精神泽被了一代代的中国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特质,也正是通过这样的传统节日得以传承和弘扬。
端午节至今已绵延两千多年,在全国各地由于地域、环境、民情等的不同,民俗活动也有所差异,龙舟竞渡、粽叶飘香、插艾条、菖蒲辟邪、香囊祈福……虽然过节习俗的形式发生着变化,但始终描绘着相同的文化底色,为古往今来的中国人提供心灵滋养和精神慰藉。
2006年5月,国务院将端午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端午节所蕴藏的思想文化内涵也一直为时代发展提供着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