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数据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合肥市数字政府总共汇聚共享了231亿条数据,同时建立了新一代的政务云,并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城市平台。
精彩观点
近年来,建设智慧城市正成为城市发展的前沿趋势。目前合肥数字城市建设的现状如何?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
经过多年发展,合肥市数字化建设在部分领域已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经过多年发展,合肥市数字化建设在部分领域已经达到国内一流水平。目前,合肥市数字政府总共汇聚共享了全市231亿条数据,同时建立了新一代的政务云,并在新一代政务云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国第一个城市平台。合肥市的数字政府,基于新一代的政务云和全国第一个城市中台,打破原先政务数据缺少协同互通的局面,做到统一调度城市基础数据,加强政务部门数据协同,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减轻公众在政务事务办理流程上的麻烦,充分发挥数据作用,实现了全市接近百分之百的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同时注重数据安全保障,严防数据泄露,让数据切实强政、利企、惠民。
与其他城市的建设模式相比,合肥的数字城市建设发展有何特色?
‘城市大脑’已为合肥市各类政务服务以及多个数字经济项目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合肥市数据资源局通过跟踪学习其他城市的城市大脑建设思路,结合合肥市的城市发展特色。目前基本建成了第一期“城市大脑”。合肥市的“城市大脑”不太一样的是,它是从一个个组件开始建的,最早从三年前,我们根据整个合肥市政务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建设了政务云、数据中台、能力中台、业务中台等。2019年,我们开始将原有的多个系统进行了重新的组合,系统之间进行了打通,数据实现了共享,在合肥市的“城市大脑”上实现了数据的统一的共享交换,城市能力的统一供给。目前,我们的“城市大脑”已经为全市的各类政务服务,为全市的多个数字经济项目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城市大脑”建设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更要考虑社会治理模式的创新。“城市大脑”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要从惠民利民的一些小事切入,打造更多丰富多彩的应用场景,同时要考虑不同用户群体,兼顾个性化需求;“城市大脑”今后更为重要的功能是预判,帮助决策者提前作出相应预案。根据各种需求对数据进行分析,提炼所需内容,自主进行判断和预测,从而实现智能决策。
合肥市的‘城市大脑’建设架构是怎样的?它在应用层面能够发挥哪些作用?
‘城市大脑’目前运行情况良好,支持了合肥市营商环境的改善、政务服务的改善。
合肥市“城市大脑”已经构成了三层架构体系。基础设施层是新一代的政务云,目前已经接受了全市所有政务部门新建项目以及很多老系统项目的迁移,同时有专业的人员维护,能够做到24小时服务与响应。在城市大脑的中间层,我们明确提出城市中台是中间核心层,是中枢平台,城市中台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也可以说是数据中台,它汇聚了全市231亿条数据,目前全市所有的政务数据都在数据中台上进行共享交换,支撑政务服务的正常运行;城市中台的第二部分是能力中台。它包括三个部分,业务中台,汇聚了委办局的各种业务微服务;技术中台,提供比如区块链、人脸识别等功能,其余信息化建设平台都可调取技术中台上的技术组件;运营中台,对整个城市中台进行管控,需求进入城市中台后,由运营中台分配任务,做处理、分析、加工。应用层,目前全市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包括各委办局的应用体系,都构建在应用层上。
合肥的“城市大脑”三层架构比较明确,所有的基础设施由第一层政务云提供,第二层是数据共享交换、能力提供层,第三层应用层,鼓励所有委办局百花齐放,建设各种应用。“城市大脑”目前运行情况良好,支持了合肥市营商环境的改善、政务服务的改善,城市中台目前已经建设了1627个应用能力,为全市各个委办局的便民系统使用,为全市的服务能力已被调用接近900万次,一次能力的调用就节省了老百姓的一次跑腿,这是城市中台很值得骄傲的价值。
‘城市中台’作为合肥城市大脑的中枢系统,目前的建设情况如何?下一步还有怎样的规划?
我们提出了城市中台的建设理念,并且成功落地了全国第一个城市中台。
我们提出了城市中台的建设理念,并且成功落地了全国第一个城市中台。目前已经初步解决了数据不可用、数据不安全等问题,创新了数字城市数据使用和赋能新模式,实现城市数据的统筹运营和管理,为各业务应用提供统一标准化服务,为政府各部门提供惠民、强政、兴业的服务能力支撑。目前城市中台已经支撑了合肥市城市大脑一期的建设和发展,未来我们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城市中台的功能,扩大城市中台的服务范围到物联网、新基建、数字经济;目前城市中台集中在城市的核心部门上,未来会把城市中台向县区级地区、街道社区,向我们每一个公务人员的桌面上延伸,保证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城市中台,建设面向城市全域的服务专区和场景化服务能力;构建城市中台运营指标体系,更好地评估、运营城市信息化资产,让城市中台发挥更大的价值,推进城市大脑的完善建设。